来源:PG电子模拟器 发布时间:2025-11-22 07:10:12
一吨鸭绒从17万飙升至58万,谁在操控羽绒市场?寒潮下的行业惊现两极分化
安徽宣城的新塘羽绒产业园内,道路冷清,生产线高速运转,羽绒企业老板们紧盯价格曲线,如同炒期货一样经营着每日进货。
“5月份,一桶石油还不如一桶可乐贵,然后做化纤、轻纺的人就把钱涌到了羽绒行业。”安徽华英新塘羽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洪宝根回忆起今年5月的价格波动仍心有余悸。
当时鸭毛价格猛涨至25万元/吨,而更令人吃惊的是,随后10月份,鸭绒价格再度暴涨至30-32万元/吨,如今部分高品质羽绒吨价甚至已触及58万元的历史高点。
羽绒市场这一波价格过山车,让从业者如履薄冰。有业内人士透露,甚至有投机者愿意出资数千万囤积羽绒,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扬。
2024年的羽绒市场出现了近十年来罕见的价格飙涨。根据羽绒金网数据,95%白鹅绒价格从去年同期的每吨约89万元上涨至130多万元,涨幅超过45%。这一价格甚至超过了钨等稀有金属,后者的价格仅为每吨36.5万元至37.5万元。
不同品类羽绒价格均呈现暴涨趋势。90%白鸭绒从去年同期约40万元/吨最高涨至55万元/吨,涨幅接近40%。鹅绒价格同样惊人,95%含量白鹅绒在今年1月突破千元/公斤大关,7月份达到顶峰,超过1350元/公斤。
“今年的羽绒行情确实比较少见,涨幅高且维持的时间长。”华英农业高管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在正常年份羽绒全年波动一般在百分之十几,但今年上半年涨上去后就一直在高位盘整,居高不下。
羽绒价格为何持续飙高?通过一定的调查分析,根本原因可归纳为供应链、投机炒作、政策调整和气候影响四个方面。
猪肉市场行情报价波动是羽绒供应的重要影响因素。羽绒金网运营总监吴宇指出:“今年的羽绒行情很‘疯狂’,根本原因是前期的猪肉价格较低,猪肉消费增长影响了鸭鹅的肉类需求,进而影响到养殖。”
当猪肉价格处于低位时,鸭肉作为替代品的需求减少,导致养殖数量下降。依照国家水禽产业数据,2023年肉鸭和肉鹅的出栏量双双下滑。
外部资金炒作是价格波动的重要推手。洪宝根分析认为,5月份的价格异动主要源于外来资金的介入。“与中国整个羽绒行业的盘子不大也有关系,大约在300亿到400亿元,所以投机者要撬动这块‘蛋糕’很容易。”
羽绒服装新国标的实施也推高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2022年4月起,我国正式实施羽绒服“新国标”,将“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商家一定要使用质量更高的羽绒才可以做到标准。
华英农业董事长许水均表示:“新国标使得羽绒工厂在相同的原毛数量下,羽绒产量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增加,也推升了售价。”
气候因素同样扮演重要角色。2023年底的极寒天气推动了羽绒服销量大增,羽绒需求增加。而2024年冬季的暖冬预测则导致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中国气象局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冬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这一预测直接冲击了羽绒服行业的传统旺季。
上游羽绒生产企业业绩亮眼。华英农业2024年上半年销售羽绒产品3978.59吨,营业收入达14.58亿元,同比增长87.35%。第三季度公司整体实现净利润1485.4万元,同比增长480.3%。
益客食品2024年上半年羽绒销量8626.06吨,同比增长30.42%。
然而,下游羽绒服生产销售商却陷入困境。全国最大的羽绒服批发商业市场——平湖·中国服装城的商户正面临库存积压、现金流紧张的共同难题。
“往年国庆节前后,就该进入羽绒服订货旺季,但今年,平湖中国服装城的羽绒服商户到现在也没等来旺季。”一位市场观察者表示。
平湖·中国服装城运营总监陈杰指出:“现在羽绒城有人流量,但人均采购量明显减少,客户的采购订单量和态度都偏保守了。”
中小厂商受压最严重。羽绒服生产商家李英表示:“90%含量的鸭绒之前不到40万元一吨,现在竟然快60万了,好鹅绒都快140万,几乎涨了一小半。并且现在都要现金拿货,没什么账期了。”
面对成本上涨和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下游商家不敢轻易提价,只能压缩自身利润。商户张峰表示,今年的备货量只有2023年的三分之一,通过多做款式来分散风险。
羽绒价格高企之下,行业乱象随之增多。近期,“7万件羽绒服含绒量为0”冲上热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浙江湖州织里警方查获“假羽绒服”7万余件,涉案价值700余万元。经专业检验测试,该批服装羽绒绒子含量基本为0%,均系伪劣产品。
“羽绒骗局”并非个例。根据央视调查,南通部分家纺市场存在将“飞丝”添加到羽绒制品里的情况,甚至用“飞丝”完全代替羽绒。这些不达标的填充物保暖性能大打折扣,不仅用于羽绒服,还流向酒店、民宿等场所。
行业监管正在加强。据一手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向河北省、江苏省、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挂牌督办通知书,对3地查处整治制售假冒伪劣羽绒制品问题实行挂牌督办。
业内人士胡晨表达了对市场趋势的担忧:“今年羽绒价格的持续上涨,最明显的一个影响是,有些厂商为降低成本以次充好。目前,市场上假货正在横行,消费者购买时应该擦亮眼睛。”
波司登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波司登事业部总经理芮劲松透露,今年“双11”波司登羽绒服客单价为1740元,比去年不到1500元的客单价有所提升。
户外品牌抢占高端市场。去年始祖鸟,今年凯乐石,成为中产消费者的新宠。凯乐石在2024年冬季推出的5000GT 1000蓬拒水鹅绒羽绒服,即便价格走高仍是店铺热卖款。淘宝页面显示,该商品部分配色的小尺码,在得物等转售平台上成交溢价至4569元。
平价品牌积极应对。面对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大部分中小商家选择压缩利润而非涨价。直播主播阿杰表示,今年的羽绒服并不会涨价太多,最大涨价幅度控制在成本的个位数。“下情不好,再涨就卖不掉了。今年只能是厂家和商家都把利润压一压。”
同时,不少商家转向旧羽绒服翻新市场。一位从业者和记者说:“今年的拆旧市场,因为羽绒价格居高不下,非常火爆。”消费者通过旧羽绒服翻新、拆组成羽绒被等方式,只需付出较少工费就能够得到新产品。
行业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9月底羽绒价格还处在高位水平,但10月起鹅绒和鸭绒价格开始下跌,目前基本下跌百分之十几。
羽绒金网数据表明,10月初至11月末,按新国标90%绒子含量标准,白鸭绒与白鹅绒分别从544元/公斤和1191元/公斤跌至488元/公斤和1084元/公斤,跌幅均为10%左右。
华英农业董事长许水均预测:“从整体形势判断,短期内羽绒价格大概率会呈现下跌趋势。”
海澜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周立宸日前表示,10月份的原材料涨价并不意味着需求真正暴增,而是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工厂生产规模有所减少而已。他预计在今年12月至明年1月,供需关系又会回到平衡,彼时价格会促进回落。
不过,羽绒行业固有挑战仍存。安徽柳桥羽毛有限公司总经理范红琴透露,羽绒企业向养鸭场采购鸭毛,需要交纳600万至1000万元不等的押金:“押金给得多,养鸭场才会优先把鸭毛卖给你,这应该是羽绒行业的‘特色’。”
另一方面,羽绒行业存在“上游现金交易,下游应收账款”的问题。洪宝根指出:“上游原料端全部都是现金交易,下游都是赊账,6个月给你钱是好的,一般基本上要留一年,财务成本很大。”
暖冬预测可能进一步影响市场。根据中国气象局预测,今年冬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但季内气温冷暖起伏显著。这一天气特征情况可能降低花了钱的人羽绒服的购买需求,进而影响羽绒价格走势。
羽绒市场的波动远未结束。随着春节前投机者回笼资金,以及暖冬预期导致的订单减少,羽绒价格可能继续下滑。但洪宝根的态度代表了多数从业者的心声:“作为长期在羽绒行业生产经营的企业,还是希望市场平稳发展,不要大起大落,否则会对企业造成困惑,导致不敢大量采购或接订单。”
市场的真正考验将在明年春天到来。当冬季销售旺季结束,高价库存何去何从,将决定许多中小厂商的命运。
...











